手机扫码下载
甘肃省博物馆为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,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。甘肃省博物馆现馆藏珍贵历史文物、自然标本8万余件(组),特色藏品主要为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、汉代简牍文书、汉唐丝绸之路珍品、佛教艺术萃宝、古生物化石等。下文乐玩控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甘肃省博物馆十大国宝级文物,有东汉铜奔马、仰韶文化彩陶人形双系瓶、武威汉简《仪礼》、魏晋“驿使图”壁画砖、唐代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等,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。 1、东汉铜奔马 国宝级文物

在十几件的甘肃省博物馆国宝中,最著名的还要数东汉铜奔马。铜奔马,又名“马踏飞燕”、“马超龙雀”等,为东汉青铜器,国家一级文物,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,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。铜奔马通高34.5厘米,长45厘米,宽13.1厘米,重7.3千克,造型矫健精美,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,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,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。它的形象在1984年就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,驰名全国乃至全世界;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目录。

2、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人形双系瓶 国宝级文物

仰韶文化彩陶人形双系瓶,通常又叫人头形器口彩陶瓶,是新石器时代文物,国家一级文物,第三批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,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,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。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高31.8厘米,口径4.5厘米,底径6.8厘米;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,下部略内收,腹双耳已残;瓶口呈圆雕的人头像,短发齐额,五官端正,面庞秀丽。甘肃是彩陶的故乡,这件文物最能代表甘肃,是目前出土的彩陶里唯一一件人形器物,具有典型性和写实性,同时体现出了远古先民对自身力量的初步认识和艺术再现的能力。

3、武威汉简《仪礼》 国宝级文物

《礼仪》简,为西汉到新朝时期的文物,国家一级文物,195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磨嘴子6号汉墓,是甘肃省博物馆国宝文物。这批汉简,除少数竹简以外,绝大部分是木简,用松木制成,都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,上有削改和阅读的记号。这批简可贵之处在于,它是九篇完整的《仪礼》,是迄今出土汉简中空前的发现,更是西汉经书的样本。这对于我们研究汉代经学和《仪礼》版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,被誉为“天下第一汉简”。此外,其字体笔势流畅,工整秀丽,不仅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,而且还被当今书法家奉为奇珍异宝。

4、魏晋“驿使图”壁画砖 国宝级文物

“驿使图”壁画砖,魏晋时期的一件文物,1972年出土于嘉峪关市魏晋5号墓,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。这块壁画砖长35厘米,宽17厘米;砖上绘一信使,头戴黑帻,着皂缘领袖中衣,左手持棨传文书,跃马疾驰,是一个邮驿使策马送信的场景。这块写实砖画,客观真实地记录了距今1600多年前这一地区的邮驿情形,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,在我国邮政史上具有重大意义。据maigoo小编所知,20世纪80年代初,在世界万国邮政博览会上,此画曾作为中国邮政标志物。

5、唐代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 国宝级文物

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,是唐延载元年时期的文物,国家一级文物,1964年12月在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水泉寺被发现,为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必看文物。此套舍利容器共5件,由石函、铜匣、银椁、金棺和玻璃舍利瓶层层套置而成;瓶内装舍利14粒,形如米粒,质似珍珠,最大者径不足0.5厘米,中间有人工所穿的小孔。这套舍利容器精巧华丽,光彩夺目,反映了盛唐时期金银细工的最高技艺,是佛教文化史上一个发展阶段的重要实物见证。此外,石函上刻文字记录了建寺造塔瘗埋舍利的始末和相关职官、僧众姓名,是探究这一特殊历史事件及泾州在军政 ... 设置部署方面的重要文字资料。 【展开全部】

6、东罗马鎏金银盘 国宝级文物

东罗马鎏金银盘,全称为“东罗马神人纹鎏金银盘”,公元3-4世纪,国家一级文物,1988年出土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滩乡,现藏甘肃省博物馆。这件鎏金银盘口径31厘米,底径10.9厘米,高4.6厘米,重3190 克;盘内壁满饰浮雕花纹,分内、外、中心三圈列置。中心为一高浮雕裸体男性,身披长巾,手持图尔索斯杖,倚狮而坐,为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,罗马时代又称为巴卡斯。这是一只属东罗马时代的西方刻铭银盘,是见证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古代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文物。

7、唐三彩凤首壶 国宝级文物

三彩凤首壶,唐代陶瓷文物,国家一级文物,1972年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杨家庄唐,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,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。此壶高31厘米,胎呈白色,直口、细颈,口颈相交处作一凤首,喙张噙珠,神姿英发,椭圆腹,高圈足,凤冠伸至后腹为柄;器身各部位交错施绘赭红、黄、青三种釉色,流光溢彩,富丽堂皇,有皇家气派。这件瓷器制造工艺精湛,其造型独特、釉彩艳丽,是融合东西方艺术风格为一体的典型器物,整体的历史价值以及欣赏价值都比较高。

8、仰韶文化彩陶鲵鱼纹瓶 国宝级文物

仰韶文化彩陶鲵鱼纹瓶,新石器时代文物,1958年出土于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,现藏甘肃省博物馆。因其具有代表性器型、代表性纹饰,图案完整,曲线优美,被认定为,国家一级文物。此瓶高38.4厘米,口径7厘米,底径12厘米;用细花红陶制成,陶瓶腹部以黑彩绘鲵鱼纹,生动可爱;鲵鱼纹的脸部为人面,颌部有须,身上披鳞。整个纹饰,展现出制作者熟练自如的绘画技巧,同时反映了远古人类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艺术再现水平的高超。这件鲵鱼纹彩陶瓶,属于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,有着高度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

9、春秋早期垂鳞纹秦公铜鼎 国宝级文物

垂鳞纹秦公铜鼎,春秋早期青铜器,国家一级文物,1991年出土于甘肃省陇南礼县大堡子山,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。这件铜鼎高41厘米、口径39.8厘米、腹径41厘米;鼎口微侈折沿,沿上立方耳,耳略外倾,腹浅垂平底,三蹄足带扉棱;足上部有“山”字形扉脊,以扉脊为鼻脊饰兽面纹;器腹内壁銴刻“秦公作铸用鼎”,为推断墓主人身份提供了佐证。

10、唐代胡腾舞俑 国宝级文物

唐代胡腾舞俑,国家一级文物,新西兰友人路易·艾黎捐赠,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。胡腾舞一般大多为男子独舞,因该舞蹈以腾、踏、跳、跃见长,故名“胡腾舞”。这件胡腾舞俑为铜铸圆雕,通高13.5厘米,铜底座高3.5厘米。铜人深目高鼻,头戴尖帽,身穿窄袖胡衫,裙裙飞扬,作腾跳舞状,一臂向前高扬,一臂向下屈垂,左腿屈扬,右腿直立在一座呈六瓣莲花座的中央,生动地塑造了优美动人的胡腾舞姿。这件铜俑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件铜制的胡腾舞雕像。

本站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用于学习交流,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201232694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346wan.com/qw/100162.html
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